BREAKING NEWS


從讀者的角度出發,提供實用性的留遊學文章
包含攻略分析及操作步驟,提升個人行動力,
讓你更有效率的實現出國學習的計畫!

【遊學大小事】

英國簽證辦理──學生簽證

【留學一點通】

11個能讓你免費留學的國家

顯示具有 新竹遊學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新竹遊學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9年2月11日 星期一

加拿大遊學 - ILAC的Pathway課程 讓我順利申請上大學

加拿大遊學 - ILAC的Pathway課程 讓我順利申請上大學


原本的英文程度大約是雅思5.5分,但是大部分的大學需要6.5分才能申請,所以決定先上Pathway課程,課程結束後就可以直接申請大學,最後我申請到了George Brown College時尚管理學系。



就讀動機


我在多倫多的ILAC,上三個月的Pathway課程,原本的英文程度大約是雅思5.5分,但是大部分的大學需要6.5分才能申請,所以決定先上Pathway課程,課程結束後就可以直接申請大學。


Pathway課程介紹


Pathway課程是加拿大大學的銜接課程,開給想申請大學英文程度卻不夠的學生,我高中畢業後就到多倫多,已經完成了Pathway課程,準備明年一月到George Brown College就讀時尚管理系,預計一年半後畢業,因為是College,所以是看科系決定要讀多久,專心學完自己的科目後,就可以畢業了。


讀完Pathway後,在申請大學時,還是必須遞交高中成績單,但是如果哪一個科目特別不好,學校會讓學生去做那一個科目的測驗,過了還是能申請大學,像我數學不好,學校就要求我去做測驗,所以如果高中成績不好也別氣餒,只要肯認真,還是有機會上加拿大的大學


台灣的高中,很少要求學生做研究或上台報告,但是在Pathway的課程中,每週都要報告,越接近月底就會越來越多,而學校老師會一步一步帶學生進入報告主題,從第一週開始慢慢深入,到最後一週才會要求學生做出完整的報告,報告結束後還要再交1000-2000字的書面報告,報告完後,學生會對整個主體融會貫通,我覺得對學生很有幫助。在Pathway的課程中,可以學到很多東西,像是查資料、篩選資料、整理參考資料等,都是在高中無法學到的,膽量也會跟著變大很多,因為要在同學面前用英文報告,我覺得Pathway的課程,對於上大學真的幫助很大


大概是因為先前有準備過雅思的考試,所以課程還在可以接受的難度內。


開課前一兩天會給學生做分級測驗,測驗內容包括文法、填空,還會有一篇小作文要寫,作文題目都很簡單,像是The Best Day in Your Life等,而如果是19歲以上,還需要口說測驗,19歲以下只需要筆試,測驗結束後兩天,學校會發Email,告知學生該上什麼程度的班級。一般來說,一天的課程大約是4個多小時,但是早上的課程會比下午的課程多上一小時的課。
而我在我的分級中,沒有遇過任何會講中文的人。


ILAC的分級制度有2-17級,17是最高級,每一級都會有2-3個班,換級別就會換老師,一個老師教所有科目,口說、閱讀、文法等,混在一起上,課程的升級考試是托福測驗,一個月考一次,如果分數沒到升級標準,就要繼續留在原本的級數,除了課堂上的練習外,只要有空,老師也會額外發托福的題目給學生練習。


老師上課著重於,盡量讓學生們互動,小組模式、玩遊戲等,而玩遊戲的方式,會隨著級數越高而減少,老師會讓學生互相討論、辯論,我覺得辯論的方式很有用,老師常用辯論的方式,讓學生探討一個題目的正反向,而題目是老師自己出的,課堂雖然有專屬課本,但是課本很少用到。


我一開始入學的等級沒有很高,所以上過兩個老師的課。
第一個老師的上課方式,是以玩遊戲的方式讓學生學英文,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學習成效沒有很高。


升等後,第二個老師的上課方式,是讓學生一直思考某個主題,讓學生互相討論,哪裡方面好而哪裡方面不好,所有學生都要在課堂上發言,老師也會注意每個學生,如果有人太安靜,老師就會特別點他起來發言,但是這個老師的課就比較少著重在托福上,因為當時的等級已經很高,很多學生都已經考到該達到的分數了。


閱讀的部分,老師會提供文章、問關於文章的問題,例如這句在說什麼、文章的大綱等,讓大家討論,在考托福時,也會有很多文章必須讀;
聽力的部分,老師會給學生托福的聽力題目,在上課的時候練習,有很多學術的資訊,要學生去聽懂;
寫作的部分,老師比較少教到,因為他預想大家托福已經考過了,所以就沒有特別鑽研在這一塊。


程度在10級以上才能進Pathway,Pathway班級中的學生都是要銜接大學課程的學生,而大學要求Pathway要到大約15級,才能申請,每上升一個層級,就要考過一定的托福分數,但是有很多人在12、3級的時候,就已經考過畢業分數--托福85分了,而成績可以直接保留到畢業為止,雖然實質上,學生已經畢業了,但是課程還是必須完成,因為Pathway課程還有課堂表現、簡報、報告等的成績要評估,全部都要通過才能畢業。

我是從Pathway 10級開始上課,第一個月托福成績90分,所以直接跳14級,下一個月再升15級,總共三個月課程就結束了。我原本報名5個月,但是我比預期得早畢業,多報的兩個月還能申請退費,退下來的錢可以直接拿去抵大學學費(如果大學已經申請上了的話)。


我覺得三個月的成效還不錯,雖然每個月都在做一樣的事,這個月過了下個月還要再做一樣的事,只是難度的改變,所以上課到上後面會覺得很膩,我第三個月的時候覺得很厭世,很不想上課,但是成效還是很明顯的,因為每個月都要交很多簡報、報告,還有口頭報告。


有些人上Pathway的課程,但是托福成績一直上不去,就會選擇先轉去托福班,直到考到規定的成績後,再轉回Pathway班,這是最快達到成績標準的辦法,因為在Pathway的班級,還是會教其他報告技巧等,沒辦法專注在托福成績上。




生活方面


多倫多夏天的時候白天很長,要晚上9點才會天黑,而冬天大概4、5點就天黑了,天氣非常冷,如果沒有做好保暖的話,走在路上臉會很痛,所以大家走在路上不是低著頭,就是把圍巾圍到鼻子上。


ILAC有好幾個校區,大部分都分佈在市中心,我是在Dream Building上課(Pathway高等的學生都在Dream Building上課),學校裡面有一整牆的微波爐,因為早上的班,要從早上八點上到下午一點半,所以學生都會帶食物到學校微波,而學校附近生活機能很好,周圍都是類似星巴克的咖啡店、甜點店、地鐵等,大家下課後,都會去附近買東西吃。




我平常會去超市買食材回家自己煮,一餐大約是3-5塊加幣,也常常去外面餐廳吃飯,由於加拿大文化很多元,所以他們有各式各樣的料理可以選擇,我很推薦日本料理或是韓國料理,尤其是韓國料理比台灣的道地很多!也因為有很多不同國家的餐廳,所以不用特別去適應某個國家的口味。在生活上也跟台灣差不多,差別就在於講英文跟很冷。


課程結束後的收穫


我最大的收穫是英文程度上的成長,因為會接觸到非常大量的英文,還有申請上了大學,也有交到很多朋友,但是在語言學校要交到外國朋友有點難度,因為ILAC有很多講西班牙語的學生,他們會自成一團,所以並不是交不到,只是比較困難一點。


我會推薦ILAC給其他學生,當初申請時,Lena有告訴我ILAC是加拿大很好的語言學校,Lena也說,如果要去的話,要先去ILAC的線上官網做測驗,學校會幫學生評估大概要上多久,所以我才報名5個月的課程,但我記得Pathway的課程,也必須一次報名4-5個月,才能進他們的班,像我的朋友,剛入學的時候是從第3級開始,他也是要到15級才能畢業,所以他就一次報了一年的課程。

我在這之前有去溫哥華遊學一個月,也是在ILAC上課,當時的課程是一般英文,英文程度大約是可以溝通也聽得懂的,我當時最好的朋友是一個土耳其的女生,他帶我認識很多其他國家的人,所以那一個月瘋狂地講英文,有很明顯的感覺自己更敢講英文,也可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

但是這次在多倫多待了五個月後,英文程度有更大的提升,所以我覺得英文還是需要長時間的學習,也是因為在多倫多的這段期間,要很認真的上課、寫報告,所以相較於到溫哥華遊學的一個月,進步的多很多

美國密西根遊學 - MLC充實了我人生中最長的暑假

密西根遊學 - MLC充實了我人生中最長的暑假


我覺得遊學跟出國旅遊不同的地方在於,遊學可以認識很多不同的朋友,在當地會有一種很特殊的情感連結,而旅遊則是會看到很多新奇的事物,但是離開時只能想念當初的時光,並不會有情感的連結


課程介紹


我到MLC(Michigan Language Center)就讀一期的課程,差不多是五個禮拜的時間,上的是Advanced程度的TOEFL、Listening、Speaking,還有Advanced Intermediate程度的Writing,我在台灣的程度大約是多益655分,但是並不是第一次出國遊學,所以聽力跟口說的部分,分到最高級Advanced。


我先前沒有上過任何關於TOEFL的課程,所以這一次的遊學,我接觸很多學術性的英文文章,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。


第一天到MLC,會先進行分級的考試,包含聽力、閱讀與寫作,而最後還會有一個面試,每寫完一部分的考卷,就要交給外面的人改,他們會在面試前把考卷改好,而面試時,老師會依照你考試的成績,跟學生說明每個科目的等級大概在哪,並且判斷學生的口說等級在哪,綜合以上結果,告訴學生適合去哪個班級,面試結束後,會給學生書單,讓學生依照書單去買課本,第二天才會帶著新生參觀附近環境。



我是選擇早上的課程,早上九點上到下午一點,每天早上九點到十一點是TOEFL的課程,十一點到下午一點是Listening&Speaking或Writing。


TOEFL的課程本身就包含聽說讀寫四個技能,教學生如何考TOEFL、考試技巧與常見題型等,老師並不會照課本的順序上課,上課方式是,教到某一個主題,老師會補充關於那個主題的單字,而閱讀的部分,老師會在課堂上,給學生時間寫閱讀測驗或是當成回家作業,再依照上課進度決定要不要檢討;聽力的部分,老師也會在課堂上,放聽力題目的錄音檔,讓學生做聽力的題目;口說的部分,會就今天的主題,讓學生在上課時互相討論,討論結束後要用口頭的方式,簡單報告剛才討論的內容;寫作的部分,老師會給學生寫作主題,讓學生回家寫一篇作文,或是上課時,給學生五分鐘的時間,讓學生寫一篇大約200字的短篇文章。老師通常會把所有科目混在一起上,像是上閱讀時,也會讓學生念課文,並不是硬性規定一定要上些什麼,而課本就是TOEFL的課本。


TOEFL結束後,接下來有兩種課程,一種是Writing,另一種是Listening&Speaking。星期一三五上Writing,而星期二跟四則上Listening&Speaking,這兩堂課都有各自的專屬課本。


Writing的部分,老師會先給學生一篇文章,並教學生如何分析文章、文章該怎麼寫、該加哪些連接詞、該怎麼開頭等寫作技巧,這堂課固定會有回家作業,下一堂課老師就會幫學生改。上課的方式採循序漸進,把寫作的課程分成三階段,第一階段會教如何寫大綱,學生寫出來的大綱給老師檢查過後,第二階段開始教如何寫出第一段、文章的主體等,第三階段就必須寫出完整的文章,文章寫成後還要再讓老師檢查一次,通常一篇文章大約會寫一週左右。


Listening&Speaking的部分,課本包含口說與聽力,有時候老師會上整堂Listening,有時也會上整堂的Speaking,沒有硬性規定兩者的上課比例。


Listening的部分,老師會讓學生做聽力的練習,並且要求學生在聽聽力時,也要一邊說出自己聽到了些什麼,聽完後老師會問學生,所聽內容的大綱,並且該如何分析所聽到的內容,這堂課每週都有聽力的考試。


Speaking的部分,上課方式就像在聊天,跟老師與同學用聊天的方式,增加自己的口說能力與信心。


而最後一堂課時,會要學生上台做PPT的報告,報告的主題則是讓學生自己選擇,TED任何影片的主題,選好後要在第二週給老師看,學生必須解釋為什麼要選擇這部影片、這部影片的重點是什麼,與這部影片對於學生本身帶來什麼樣的影響。


校園關懷



學校老師的態度很好,尤其是因為學校並沒有很多學生,所以幾乎是所有的老師,都會認識學校裡的每一個人,就算是沒有上這個老師的人,老師也會知道你是誰,學校就像是一個大家庭。



學校有學生顧問,會在中午的時候來跟學生聊天,讓學生訓練日常的口說能力,還有一個義工服務性質的社團,讓學生自由參加,主要的活動是讓學生去跟街友聊天,或是給他們送吃的,每天的中午都會有不同的活動,我有去參加過社團的開會,但因為時間的關係,並沒有真的跟街友互動到,而中午也會有密西根大學的學生來MLC跟學生聊天,或是一起做活動等。


在這六週過後,我發現自己剛到校時,口說沒有現在這麼流利,而因為我寫作是最差的一項,但是我很喜歡學校老師教寫作的方式,也覺得自己的寫作進步了很多。我目前正在準備TOEFL的考試,比起自己念書,到學校去上課確實成效會比較顯著,雖然每天的TOEFL課只有兩個小時,但是老師會分析題目,並且教學生如何解答,讓我覺得自己在聽說讀寫方面都有進步,自己唸的話就相對的比較吃力,課程安排的部分也很不錯,下午可以自己想做的事情,像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密西根大學,雖然有試著旁聽過幾次,但因為課程真的太難,所以就放棄了。


遊學生活


我和朋友一起住在學校宿舍裡,附近的生活機能很好,有吃的、喝的、電影院,還有保齡球館,也有公車能到百貨公司。我們一起住雙人房,總共住過兩間宿舍,第一間宿舍沒有很新,但是很乾淨,而第二間宿舍的品質比第一間好,裡面是兩張單人床,兩間宿舍的床都很好睡,空間也都很大,有自己的廚房跟客廳,而廚房裡有冰箱、烤箱等用具,廁所也都很乾淨,並且是分離式衛浴,第一間宿舍要去樓下的公共洗衣間洗衣服,第二間則是有自己的洗衣機跟烘衣機。



我們平常會自己去超市買食材,自己煮三餐,外食則會選擇美式餐廳,像是漢堡、薯條等,而平常會煮台灣菜,像是白飯、炒青菜等,宿舍的一樓會有免費的茶跟咖啡可以喝,所以我覺得伙食的花費並不會太貴。



從中獲得



我覺得遊學跟出國旅遊不同的地方在於,遊學可以認識很多不同的朋友,在當地會有一種很特殊的情感連結,而旅遊則是會看到很多新奇的事物,但是離開時只能想念當初的時光,並不會有情感的連結,而且就算是一段很長時間的旅遊,英文的進步也不會像遊學這麼多。


我在遊學這段期間,最大的收獲是英文上的進步,也在學校交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,西班牙、約旦、法國、埃及、阿拉伯、韓國、日本和大陸等,在和他們聊天的同時,也更加了解了外國文化與我們國家的文化差別,開闊了我的視野與國際觀,我回國後都還一直有跟朋友們聯絡。在學校,說中文的人並不多,所以大家說話都必須用英文,口語的流利程度也大大提升。


我這趟旅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尋找未來的目標,除了體驗國外生活外,也因為高中升大學又是人生的一個新的階段,在這個人生中最長的暑假裡,我想多充實自己,也想更確信自己未來夢想,確認好自己的志向後,再去上大學,才知道該往哪方面努力。


我會推薦我的學校給其他學生,尤其是TOEFL的課程,我覺得教得很好,讓我學到很多東西,當初是我朋友與遊學瘋顧問Lena聯繫的,但是我也很感謝Lena幫我們把遊學的事情辦好,遊學是我夢想的第一步,這一步已經踏出去了,下一步也正在準備當中!




紐約親子遊學 - St.Giles讓我的孩子體驗多國文化

紐約親子遊學 - St.Giles讓我的孩子體驗多國文化
遊學不僅能增加孩子的英文程度,更重要的是,拓展了孩子的世界觀,瞭解不同國家的文化、歷史、交通與生活,讓孩子不管到哪裡,都能很快適應環境,快樂的學習!


遊學動機


只是單純的想讓孩子拓展世界觀,並瞭解英文對於未來求學,亦或是工作的重要性,所以決定帶著孩子一同前往紐約遊學。


出國前的準備
(福爾頓轉運中心(Fulton Center):位於紐約下城區,是全紐約最大的地鐵轉運站,每天有30萬人進出)


我們在出國前有先找資料,發現紐約的百年地鐵,非常的複雜以及髒亂,但因住的地方到學校至少要花費一個小時的時間,所以很擔心地鐵會無預警的換線、停駛,使得我們無法準時到校。


還記得,有一次學校的校外教學,學校表明一定要準時、逾時不候,但當天的地鐵突然停駛,我趕緊帶著孩子打聽公車路線,好不容易轉車到可以進曼哈頓的公車站,但在曼哈頓又等了半小時,依然不見能到學校的公車,最後叫了Uber才勉強趕上校外教學。


學校教學
(帝國大廈:在第86層的觀景台遠眺曼哈頓)


學校地理環境很好,就在帝國大廈旁邊,每間教室都很明亮,上課的時候非常舒服。ST Giles有六十多年的歷史,所以教學體系非常完整,而師資方面,學校裡的每位老師都很專業,上課方式很輕鬆幽默,讓同學們都很熱衷參與討論和回答問題。


學校報到的第一天會做測驗,包含筆試和口試,筆試部份有字彙、文法、閱讀測驗、寫作,我認為測驗很精確的,能準確的把學生分到適合的程度,而上課內容,對於學生來說難易度剛好,班上同學的程度也相當,老師上課方式很活潑,所以同學的參與度很高,這一個月下來,我覺得我的口説能力進步不少。


我很喜歡St. Giles的課程安排方式,早上在學校裡上課,每週有三個下午及週六整天是親子課程,課程內容包括,參觀博物館、各大名校、著名景點等,讓我們更深入瞭解紐約;另外學校也保留了週一與週五的下午時間,讓我們可以彈性安排學校沒有安排的景點,自己出去走走。


(大都會博物館(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;或簡稱The MET):是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)


(無畏號航空母艦博物館:館內收藏的各式戰鬥機)


而我的女兒,亮亮,在台灣唸的是全美語幼稚園,去年暑假也曾在溫哥華遊學三週,所以適應起紐約的環境與上課方式,非常得心應手,她能夠馬上融入班上和同學打成一片,而老師態度熱情,也能隨時掌握小孩的學習狀況,適時的向家長解說。課程方面,除了基本課程外,也會針對當週戶外教學內容預先做介紹,讓小朋友在參觀博物館和景點時,能更有感覺與想法,也更能瞭解解說員的講解
(參觀聯合國:亮亮與夏令營來自各國的同學)


住宿方面/Homestay


Homestay除了距離學校比較遠之外,大致上都很好,home媽是菲律賓人,由於她的先生是義大利人,所以她煮的義大利麵和千層麵非常好吃,亮亮很喜歡吃,我第一次看到她的食量這麼大,一次可以吃下兩大盤的Pasta,她甚至還想邀請home媽來台灣到我們家住,一直要求我幫home媽買機票。


homestay的伙食真的很讚到不行!home媽會煮米食(如:咖哩飯、燴飯…)、炒米粉、Pasta和千層麵,伙食分數我給到10分!我在台灣吃過許多義大利餐廳,但從未吃過如此道地、入味的千層麵,台灣的義大利肉醬千層麵,味道偏酸,而且味道都沒有進入麵皮之中,我們到現在都還是很想念home媽做的千層麵。而我們平時自己也會買一些水果和食物,在肚子餓時可以享用,home媽家的廚房和廚具我們也都可以使用。


紐約景點


幾乎所有旅遊書上推薦的景點我們都跑遍了,這都要歸功於我們貼心的幕後軍師-我的先生,他為我們做了非常周詳的行程規劃,因為到紐約遊學難度比到溫哥華遊學高出許多!地鐵常無預警換線、公車不準時、有些參觀景點必須事先預約等… 所以他必須依我們實際的狀況随時做機動調整,並且會在前一天把每個景點必看重點、注意事項發給我參考!去了之後,又幫忙將我們挑出要PO上Facebook的照片加上詳盡的註解,讓我們這趟紐約遊學之旅收獲滿滿、回憶也滿滿!


這趟行程令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幾個地方是:
1.參觀聯合國總部:我們竟然可以走進聯合國正在開會的會議廳裡面,親眼目睹他們會議進行中的過程,真的是太太太意外了!


2.到現代藝術博物館(MoMA)看梵谷的「星夜」真跡,看了有一種莫名的感動。


3.去百老匯看「獅子王」音樂劇:來紐約一定得到百老匯朝聖!


4.到雀兒喜市場(Chelsea Market):吃超大隻的龍蝦!肉質超級Q,超級鮮甜!


5.參觀自由女神像:要到自由女神基座的博物館可是要提前一個半月預約的!


(聯合國總部大樓)


(自由女神基座博物館:自由女神的腳,至於女神的腳是什麼味道,就要問亮亮了)


這次紐約遊學和去年溫哥華遊學的最大差異是,溫哥華的夏令營多半是來自日本、韓國的同學,而St Giles的同學多數來自歐洲,而歐洲的同學比較外向開朗,亮亮去夏令營的第一天就和同學們打成一片,我覺得這對小孩來說是個非常難得的經驗


(康尼島遊樂園(Cony Island))


而對我自己來說,最大的收獲應該是口說流利和敢自己在外國生活這兩部份,其實在出國遊學前,一直會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夠好,怕無法正常與人溝通,但經過兩次遊學的經驗,似乎發現其實在國外生活的基本溝通並不難,而且也慢慢建立自己口說的自信。


對小孩來說,亮亮幼兒園就是唸全美的,上小學後也未中斷英語的學習,因此她與老師同學之間的溝通沒有太大的障礙,但我覺得遊學拓展了她的世界觀,可以瞭解不同國家的文化、歷史、交通與生活,最令我欣慰的是她無論去年去溫哥華,今年來紐約,她都能適應當地的生活與飲食,馬上融入且快樂的過每一天!


(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(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))


我相信未來如果要再帶女兒去其他英語系的國家遊學,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;對亮亮來說,ST Giles的老師非常肯定她的口語能力,以及很驚訝在她這個年齡的外國小孩,居然能擁有如此大量字彙的英語能力,也建立了亮亮對英文的自信。


我會推薦ST Giles給其他的朋友,我覺得他們的師資很好,看得出來經過相當的訓練,能夠讓每位同學都勇於開口表達意見,上課之間不會有冷場,一個月下來,大家的英文能力都提升了不少。


其實我當初是打算報名英國倫敦ST Giles的語言課程,但此行還帶了我先生姊姊的兩個女兒,一直找不到可以同時容納四個人的homestay,上網爬文找了許多家遊學代辦,都回覆沒辦法找到,後來找到了遊學瘋顧問Lena,她非常的積極,透過許多管道,最終幫我找到了紐約的ST Giles,和能容納我們四個人的homestay!其間顧問Lena也多次幫忙向學校爭取學費的優惠,也提供了許多非常有用的訊息,例如:如何上網預訂機場來回接機(SuperShuttle)比較省錢到紐約第一件事就是要買Metro card月票比較划算如何選購上網電話卡等… 還特地跑到新竹來幫我做行前說明,讓我在出國前就做好準備,安心不少!


在遊學期間發生了小意外,,有一個週末,我們去中央公園騎腳踏車摔車,亮亮的下巴縫了好多針,顧問Lena得知情況後,也是第一時間聯絡學校,請學校儘量提供協助,學校得知此事後,有協助我們處理後續事宜,這點我非常感激,讓我覺得出門在外有所依靠!回國後,顧問Lena也幫忙處理旅平險的理賠相關事宜。相信未來我要再出國遊學,我仍然會找遊學瘋顧問Lena



(布魯克林大橋(Brooklyn Bridge):仔細看,帝國大廈要剛好出現在橋洞裡面才是正確的拍攝方法喔)